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英鎊26日跌至曆史新低,因交易員因猜測新政府的經濟計劃將使其財政狀況達到極限而倉促退出。隨着美元霸主持續走強,亞洲市場面臨金融危機壓力重演的風險,因為該地區最重要的人民幣、日元在美元持續走強的衝擊下崩潰。
由於能源危機隨着烏克蘭戰爭的升級而延續到冬季,歐洲共同貨幣也因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升溫而觸及美元的20年新低。意大利的周末選舉也將推動右翼聯盟,在議會中獲得明顯多數。
英鎊的暴跌幫助美元指數達到兩年來的新高,繼上周日本當局幹預貨幣的衝擊後,美元兌日元的反彈繼續,因為投資者將注意力重新轉向鷹派美聯儲與日本央行堅持大規模刺激措施之間的對比。
英鎊跌至1.0327美元的曆史最低點,最後下跌3.34%至1.0490美元。在新任財政部長Kwasi Kwarteng公布由借款大幅增加資助的曆史性減稅措施之後,這擴大周五3.61%的跌幅。
Pepperstone研究主管Chris Weston表示:“英鎊受到絕對的打擊,投資者正在尋找英格蘭銀行的回應。他們說這是不可持續的,因為增長惡化和雙赤字。”
歐元跌至0.9528美元,最新跌0.55%至0.9641美元。
美元兌日元上漲0.29%至143.78,繼續攀升至周四的24年高點145.90。在日本當局自1998年以來首次進行日元買入幹預後,該指數在同一天暴跌至140.31。
一位前日本貨幣高級官員周一表示,政策制定者可能不會試圖捍衛某個水平,例如145關口,而只會進行任何進一步的操作以平息波動。
美元指數上漲0.76%至114,早些時候達到114.58,為2002年5月以來的首次。
其他方面,對風險敏感的澳元自2020年5月以來首次跌至0.6487美元,最後下跌0.1%至0.6524美元。
大宗商品貨幣加元兌美元觸及新低點1.3625加元,為2020年7月以來最低。
中國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至新低7.1630,為2020年5月以來最低。
鑒於超級鷹派的美聯儲與中國和日本的鴿派政策制定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人民幣和日元都在下跌。雖然其他亞洲國家正在深入挖掘外匯儲備以減輕美元的損失,但人民幣和日元的貶值正在讓每個人的情況變得更糟,威脅到該地區作為風險投資者首選目的地的地位。
“人民幣和日元是大錨,它們的疲軟可能會破壞亞洲貿易和投資的貨幣穩定,”瑞穗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和戰略主管Vishnu Varathan警告說。“我們已經在某些方面走向全球金融危機的壓力水平,如果損失加深,下一步將是亞洲金融危機。”
中國和日本的引力在其經濟和貿易關系的巨大影響力中顯而易見。根據中國政府的一份聲明,中國已連續13年成為東南亞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是資本和信貸的主要輸出國。
該地區兩個最大經濟體的貨幣貶值如果嚇到海外資金將資金撤出整個亞洲,從而導致大規模資本外逃,可能會演變成一場全面的危機。或者,下跌可能引發競爭性貶值的惡性循環,以及需求和消費者信心的下滑。
“貨幣風險對亞洲國家來說是比利率更大的威脅,”新加坡星展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泰穆爾·拜格(Taimur Baig)提到說。“歸根結底,整個亞洲都是出口國,我們可以看到1997年或1998年的重演,而不會造成巨大的附帶損害。”
北京和東京的影響力在金融市場上更為明顯,根據紐約梅隆銀行投資管理公司的分析,人民幣占亞洲貨幣指數權重的1/4以上。日元是全球第三大交易貨幣,因此其疲軟對其亞洲貨幣產生了巨大影響。
隨着美元飆升,這兩種最大的區域貨幣與其較小的貨幣之間的溢出效應越來越大,這可以從它們越來越接近的事實中看出。上周日元與MSCI新興市場貨幣指數之間的120天相關性躍升至0.9以上,為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前兩者在最近的4月曾短暫地呈負相關。
隨着貨幣貶值加速,溢出的威脅變得更加嚴重。在美聯儲前一天連續第五次加息後美日貨幣政策分歧進一步擴大後,日元兌美元周四9月22日二十多年來首次跌破145。當局幹預後,日元收複了部分失地,但很少有人認為此舉除了減緩其不可避免的跌勢之外還有其他作用。 本月早些時候,在鷹派美聯儲的壓力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了自己的關鍵水平,以及因新冠疫情零封鎖和房地產市場危機導致的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自2015年衝擊貨幣貶值以來,在岸貨幣上周五將跌幅擴大至最接近其允許交易區間的弱端的水平。
市場資深人士、曾任高盛集團首席貨幣經濟學家的吉姆奧尼爾表示,日元150等具體水平可能會引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規模的動蕩。其他人則表示,下跌速度更快比單個觸發點更重要。
BNY Mellon Investment Management駐新加坡的亞洲宏觀和投資策略主管Aninda Mitra表示,日元和人民幣的快速貶值“可能很快成為其他區域貨幣的死角”。
“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可能會給該地區其他地區帶來更大的麻煩,” 當然人民幣和日元進一步下跌並不能肯定會引發金融動蕩。與1990年代後期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相比,該地區國家的地位要強得多,外匯儲備增加,美元借貸風險降低。
盡管如此,仍有一些風險。“最脆弱的貨幣是經常賬戶逆差的貨幣,例如韓元、菲律賓比索,以及在較小程度上的泰銖,”Macquarie Capital Ltd駐香港策略師Trang Thuy Le表示。她說,當人民幣和日元雙雙下跌時,“壓力可能會轉化為美元購買和對那些接觸新興市場貨幣的人的對衝需求”。
本周看點:
俄羅斯將在周三公布工業生產數據,此前幾個月在國際制裁壓力下,由於入侵烏克蘭,產出迅速惡化。
泰國央行將在8月三年多來首次加息後,於同一天宣布政策決定。墨西哥央行將於周四審查政策,印度央行將於周五跟進。
中國將於周五公布的9月份商業調查將給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最新概況。據彭博經濟研究,本周早些時候的報告可能顯示中國的工業利潤進一步下滑,減少了用於資本支出和招聘的資源。
周五還將看到巴西和韓國工業生產的失業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