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人民币兑部分主要贸易伙伴货币升至多年高位,这为本已恶化的中国出口形势敲响了警钟。
近期,随着本地股市回升以及中美展开贸易磋商,中国人民银行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温和走强。然而,由于美元本身也在走强,这一举措的“副作用”是人民币兑其他货币(如日元、韩元)大幅升值。
(来源:彭博)
尽管坚挺的人民币有助于吸引资本流入、推动市场国际化,但过度升值可能削弱出口竞争力——而出口在10月意外下滑,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追踪人民币兑20多种贸易伙伴货币的指数上周升至4月以来最高水平。
“人民币升值确实可能侵蚀出口,”荷兰国际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Lynn Song表示。“我们预计人民银行明年仍将坚持稳定人民币的方向,汇率波动区间将相对收窄。”
人民币兑日元升至一年多来的最强水平,而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仅次于美国和香港。彭博汇编数据显示,人民币兑越南盾和韩元也升至至少15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两国是中国第四、第五大出口市场。
人民币的走强也受到这些国家本身货币疲软的推动。日本方面,由于政治变化及市场押注央行不会急于加息,日元本周跌至2月以来最弱。韩国方面,由于外资持续流出股市、本国居民增加海外投资,韩元承压明显,政府已承诺采取措施稳定汇率。越南则逐步让其管理汇率走弱,以减轻美国关税对出口的影响。
虽然今年以来,在中美贸易紧张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出口仍保持一定韧性,但现在出现迹象表明,出口可能不再足以支撑经济——中国经济仍深受房地产低迷和消费疲软拖累。10月份,中国对除美国外所有国家的出口增长3.1%,但不足以抵消对美出口超过25%的下滑。
不过,近年来的通缩压力以及人民币阶段性走弱曾提升中国出口的竞争力。而剔除通胀影响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仍接近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如此,由于出口对中国经济复苏至关重要,经济学家正密切关注未来数月人民币是否会产生进一步影响。
富达国际亚洲经济学家Peiqian Liu表示:“我们认为人民银行倾向于维持人民币稳定,而非瞄准具体水平。稳定性也将有助于提升企业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意愿,这符合政策制定者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