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全球頭號對衝基金橋水基金(Bridgewater)近期的信息披露材料顯示,其海外發行的中國基金資產總值突破340億元,公司正在進一步加碼人民幣資產。此舉在美聯儲加息動向下,信號意義明顯。隨着美元在美聯儲“鷹派”政策下保持強勁,非美元貨幣正在面臨下滑壓力,而人民幣資產則成為市場異類,反而兌美元匯率進一步上漲。
此舉在美聯儲加息動向下,信號意義明顯。隨着美元在美聯儲“鷹派”政策下保持強勁,非美元貨幣正在面臨下滑壓力,而人民幣資產則成為市場異類,反而兌美元匯率進一步上漲。中美利差的影響,對於像橋水這類機構投資者似乎意義不大了。
值得關注的是,橋水基金加碼中國市場,在美聯儲近期加息動向下,信號意義明顯。1月27日,在美聯儲暗示3月份加息的背景下,美元指數突破97,超過去年11月的近期高點,並刷新2020年7月以來的最高紀錄。歐元兌美元則下跌到2020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中金公司固收團隊認為,美元指數之所以會快速躥並突破97關口,背後還是美聯儲議息會議釋放鷹派信號後,美債利率加速上升。其中2年期美國國債收在1.17%,差不多又上了接近8bp。預計2年期國債得上到1.3%-1.5%的位置。
此前,1月18日,美國財政部公布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報告,去年11月,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國債的總規模達到創紀錄的7.75萬億美元。其中,日本的美債持倉仍位居第一,由10月的1.32萬億美元增至創紀錄的1.34萬億美元,增長202億美元,已連增兩個月。中國持有美債1.08萬億美元,創去年4月以來新高,較10月持倉增加154億美元,已連續三個月增持。
顯然,在市場避險情緒升溫下,持有美債的價差收入增加,海外投資者加速購買美國國債。數據顯示,去年11月外國官方投資者買入長期美國國債的規模增加了663億美元,為去年3月日本養老金拋售以來最大月度增幅。
由於市場擔心新興國家的資金外流風險也有可能增大,非美貨幣在27日出現集體下跌,而人民幣也未能幸免,人民幣跌幅0.69%,盤中最低6.3208。而此前1月26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創下2018年4月份以來新高,盤中最高6.3166。
回顧過去一年,2021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美元指數上漲6.7%的背景下,仍升值2.6%,反映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則上漲8%。顯然,雖然美元指數保持強勢,但是人民幣的強勢則更甚!部分分析師預計在客盤需求的支撐下,短期內人民幣強勢表現將延續至春節後。需重點關注監管層態度可能出現的變化。
至於美元不斷加息,而人民幣則在寬松預期下,實際利率走弱,兩者之間的利差在進一步縮窄。會不會對於人民幣資產造成壓力?
“2021年的實踐來看,中美利差和人民幣匯率完全負相關。”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認為,中美利差邏輯上與人民幣匯率相關度較高;但從經驗走勢看,這種相關性在2019年之後破壞明顯。2021年幾乎是負相關: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利差單邊下降,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
來自央行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去年11月美聯儲實施縮減購債以來,美債收益率呈現震蕩走高態勢,盤中一度升破1.80%關口,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已由去年1月的最高點225BPs降至12月的135BPs,但去年12月境外投資者仍淨增持人民幣債券787億元。
另外,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突破4萬億元大關。從券種看,境外機構的主要托管券種是國債,托管量為2.45萬億元,占比61.3%;其次是政策性金融債,托管量為1.09萬億元,占比27.3%。
除了境外機構投資者持有債券等金融資產外,2021年FDI也表現偏強。中國2021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FDI為1734.8億美元,繼續創曆史新高,同比2020年增速達20.2%;而且這一高增速並不源於基數,2020年FDI並未因疫情形成過低基數,年度增速也在4.5%左右。
顯然,市場預計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將加劇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人民幣債券持倉比例提升有助於降低全球債券投資組合波動性,提高收益的穩健性。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仍強,未來外資流入中國債市的趨勢不會改變。
郭磊認為,中國經濟和中國資產一定意義上具備“綠洲效應”。一方面,中國是少有的迅速控制住疫情擴散的國家,另一方面,中國全產業鏈的競爭優勢集中進一步呈現,而2022年這兩個效應依然存在,但相對力量上大概率有所下降,人民幣年度走勢可能會更為均衡。
【廣告】微信掃碼,領體驗賬戶贏真金白銀!
手機用戶請截屏保存二維碼,用微信掃一掃調取圖片識別。